5年轮回 PPP的春天还有多远?
来源:www.qzsclsb.cn 发布时间:2018年12月13日
5年,对于中国人来说,是一种特殊的年份,也有一种特殊的情结。
对于中国的PPP来说,5年或许是一个轮回,起于2013下半年,兴于2015-2016年,下于2017年年末。5年一过,PPP是沉沦,抑或涅槃。
2017年的PPP是从高速增长的轨道上突然刹车,以致于这个车刹得有点急,有点人仰车翻的感觉。2018年的PPP则直接进入了沉寂时刻。
这5年,清华大学的王守清教授成为了PPP教父;金永祥把自己的大岳咨询做成了国内最大的PPP中介机构;网红刘世坚也离开了君合律所,自己做了老板;当然也有像“炮哥”薛涛这样的,专心搞起了环保PPP的研究,可能他更喜欢蓝天白云大海吧。
其实在此轮PPP之前,薛涛不认识刘世坚,也不认识王守清。但是对于当时的竞争对手,金永祥很熟悉,毕竟薛涛与金永祥有过很长的竞争时期。那时,在特许经营时代的圈里也有个“四大”,大岳咨询排名第一,薛涛则是金永祥的竞争对手之一。
对于中国的PPP人来说,幸福总是过得很快。在PPP高速刹车之前,金永祥依靠自己的预感,在公司搞了一个催款的运动,准备在此轮规范之前,持币过冬。
从2014年进入中国PPP市场的“网红”刘世坚,在3年中发现了自己更多的能力,从容转身,在PPP高潮落下的时刻,跳出律所合伙人,杀进了已经数不胜数的PPP中介咨询行业。也有相反的,2014年从特许经营咨询杀进了环保业务的薛涛,专职研究环保PPP。
唯有见惯波浪、不起于心的教父王守清依然在讲课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!
但是,当雪崩来临的时候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同样,PPP现在的下行情况,没有一个机构是无辜的,包括中央政策部门、地方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中介机构、专家……
其实,PPP也罢,BT也罢,政府治理与投融资业务从未停止,只要中国在发展,就会有市场,只是或大或小而已。
2013年,风起于青萍之末
依托国家的此轮PPP春风,金永祥将自己的大岳咨询发展成了国内最大的PPP中介服务机构。但实际上,金永祥在PPP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并未取得先机。
金永祥,俗称老金,来自东北哈尔滨,就是那个有着中央大街,吃着马迭尔冰棍的地方。
1989年,老金从东北来到北京,进了电科院。但是按捺不住的老金在电科院呆了3年就跑路了,去了北京市发改委的咨询公司。这一待就是4年,之后就有大岳咨询的成立。从1996年成立大岳咨询到现在,老金在这个行业沉浸了20余年。
北京地铁4号线、北京第十自来水厂、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特许经营、PPP项目都有着老金的印记。
2013年,PPP大潮即将来临之时,老金的公司人数也就80人。
2013年年底,财政会议提出推动PPP,老金当时没想到财政部门会去主导推动PPP,因为相比以往,特许经营是住建、交通、发改部门在推动。以致于当时的财政部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(CDM)找到老金总结北京地铁4号线的经验,老金报价60万元,当然这个事也没成。
当时不仅财政部在调研PPP,财政学会的PPP专委会也在调研PPP,当时的PPP专委会秘书长是孙洁,他告诉金永祥,抓紧机会扩容队伍,PPP机会来了。
但是那个时候的金永祥不置可否,在2013年没有什么想法,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动作。
此时的刘世坚,已经在君合律所待了6年,一直从事基础设施类投融资业务,当时还没有PPP,叫特许经营。
2013年的薛涛还是做中介咨询,与老金相杀于特许经营的江湖。
2014年,浪成于微澜之间
2014年,对于许多的PPP人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一年。这一年,许多人杀进了PPP大潮之中,刘世坚就是其中之一。
2014年上半年,正在大洋彼岸度假的刘世坚看到别人发给自己的王保安的讲话。王保安时任财政部副部长、PPP领导小组第一任组长。
刘世坚看到了王保安的讲话后,印象深刻,他觉得王保安把财政部关于PPP想做的事情、发展路线图都讲清楚了,其实就是三部分:组织机构、制度建设和示范项目。
组织架构方面,财政部在2014年的机构改革中成立了PPP领导小组,小组办公室设在了金融司,之后又在CDM加挂了PPP中心的牌子。焦小平成为了PPP中心主任。
财政部金融司则成立了金融五处,也就是专门的PPP处,阚晓西任处长。
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则成立了社会处管理PPP,归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分管。
老金呢,这个时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,中国要推动PPP了。他感觉动手晚了,被动了。
但是,机会来了。
事情也比较偶然。2014年,财政部组织了一次PPP培训,老金的一家客户来北京之后,先去老金那里拜访,老金才知道财政部的活动,但是当时财政部的讲课专家中并没有老金。之前,财政部的金融司和经建司在寻找PPP专家,但是当时的财政部并不知道大岳咨询的存在。
当时的老金反应还是很快的,在送客户去国家会计学院培训的途中,让大岳咨询的人员跟着,车上还带了200本大岳咨询的PPP书籍,老金决定将这些书籍到会场发放。
这一次的努力没有白费,财政部知道了大岳咨询的存在,后来金永祥拜访财政部相关部门。
老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第二次PPP培训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,老金被邀请作为专家授课。
这个时候的王守清还不是教父,但是他在帮国家发改委制定特许经营法。在清华大学的一座小楼里,染了发的王守清有些瘦,外表与年龄并不相符,清瘦的教父看着很年轻。
2014年,有些人在微信群里做PPP的普及讲座。刘世坚也在琢磨,于是刘世坚成立了多个PPP微信群,他自己也成了PPP圈里的网红,人称“大帝”。
甚至他群里红包的频率都成了PPP行业的晴雨表之一,行业好时,红包如雨,额度如山;行业降时,红包很少,额度很低。
这个时候,许多原来不做PPP的人也进入了PPP行业,他们一是因为兴趣,二是因为钱,什么热了做什么。
高潮迭起
从2014年的下半年一直到2017年,可以称之为PPP的高潮。这个时候,百花齐放也罢,群魔乱舞也罢,与现在的死气沉沉相比,肯定是高潮,虽然高潮之后,残叶满地。或许将来还有更好的时光,但是现在来看,这几年可能是绽放得最美丽的时候。当然,美丽的东西都是有毒的,PPP或许就是因为在最美丽的时候粘了些毒性,才会需要后来的规范。
这个时候,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的政策如同不要钱的一般,纷纷向外撒出。而这也意味着,让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去争夺PPP的主导牵头权是正确的,因为一家部门主导容易形成部门利益,并且容易懒惰。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的争夺可以说是催化中国PPP市场的直接动力。
这个时候的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对推动PPP市场发展是不遗余力的,所以短短3年多一点,一个10万亿元的投资市场就诞生了,虽然有些鱼龙混杂。但是,市场已经有了。
此时的老金与财政学会的PPP专委会开始合作PPP沙龙。每期都会推出一个或者多个经典PPP项目供大家研讨学习,当然有成功的经验,也有失败的教训。PPP沙龙一共做了12期。
2014年5月5日上午,第一期PPP沙龙召开,这是当时刚刚推动PPP的时候国内级别相对较高的、专业水准比较高的沙龙。这个沙龙从2014年持续了一年多,每月一期,2015年10月30日举办了最后一期。
之后的老金业务开始突飞猛进。
2015年的老金和平安证券搞了一只PPP基金,又与建设银行及深创投做了一只PPP基金。对于老金来说,当时的大岳咨询就是在不停地接项目、做项目,当时的项目应接不暇,老金认为2016年就是一个摘果子的年份,到处都是项目。
此时,老金的团队已经从2013年下半年的80人,发展到2016年的400多人。
或许这个时候的老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项目咨询业务,想依托自己的项目优势,从单一的PPP中介向多重业务拓展,而投资是其重点之一。毕竟一个10万亿元之多的投资市场在等着大家分食。
此时的刘世坚团队开始追踪PPP的部门规章,主要是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及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。在他看来,这个阶段是PPP规章制度出台最密集的时间。刘世坚多次参与各种PPP活动及各个部委的内部研讨。他在业务上与大岳咨询等多家咨询机构合作,给项目提供法律服务。
2014年,在PPP开热的时刻,薛涛反而离开了一线的咨询市场,跳槽E20,专心做起了PPP专家,用他那双小眼睛做起了竞争市场外的旁观者。
薛涛感觉PPP会对环保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。事实证明了薛涛的感觉是正确的,在此后的几年里,环保PPP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
当时,薛涛邀请了李茂年(时任国家发改委政策法规司负责特许经营立法的处长)在E20开了一场PPP研讨会。同时,薛涛结识了王守清,也结识了刘世坚。
2014年的春天,国发〔2014〕43号文推动PPP逐渐大热,薛涛举办了第一期“铿锵三人行”网络直播活动,邀请王守清、金永祥来展望PPP未来。王守清的教父的名号由此开始传开,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警惕PPP过热的情况。
后来,薛涛成为了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。第一批专家库有十几个人是定向邀请的,然后这十几个人再去评审其他人是否有资格进入专家库。除了薛涛,王守清、刘世坚、金永祥也是发改委定向邀请的评审专家。
虽然2016年项目多得接不完,但是2016年的大岳咨询在业绩上并不是顶峰,2017年才是大岳咨询的顶峰。
虽然PPP发展很快,这个时候的老金却一直担心PPP会遭遇挫折。
2017年之后,规范
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PPP亦有大潮跌落的时刻,潮落的端倪在2016年下半年露出,2017年下半年则差点死亡。
地方债,这个如同恶魔般的三个字,PPP在2016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与之牵扯不断。
其实从国发〔2014〕43号文及之后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,财政部的初心是严格规范管理地方债务,PPP与扩大的规范地方债成为新的出口,特别是在当时经济形势严峻、财政收入增幅下滑比较厉害的时刻。
但是国发〔2014〕43号文没有落到实处,没有真正落地,也就是使得PPP发展的同时伴随了一系列的界线问题。
2016年下半年,财政部开始对地方债务违规进行一系列处罚,2017年的50号文、87号文、23号文、92号文,国资委的192号文则延续了这一态势。
PPP的4年高潮之势,1年打掉。老金的担心和判断成为了现实。特别是23号文、92号文的出台,资本金实行穿透管理,禁止明股实债、小股大债。
这个时候的老金开始担心PPP行业的生死存亡,倾巢之下,安有完卵?老金连续组织了两场内部沙龙,邀请了监管层、专家、金融机构等为这个行业的生存问题呼吁。
这个时候的刘世坚却离开了工作10年的君合律所,转而去创业,成立了一家PPP中介咨询机构。刘世坚觉得,从中长期来看,继续从事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需要更广阔的天地,而律师有很多限制。值得庆幸的是,他发现了自身更多的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兴趣和能力。
王守清依然在学术界,用中立的立场讲自己认为正确的PPP,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打开PPP,布道PPP。他认为,2017年下半年对PPP的整顿是必要的,不然就会像当初的BT被毙掉。PPP只是可选模式之一,不能什么都做PPP。
薛涛则在PPP退潮的时候,用一本书(即《涛似连山喷雪来: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》)为自己这几年做了总结,他将自己所看到的、所想到的,呈现在了这本书中。
对于中国的PPP来说,5年或许是一个轮回,起于2013下半年,兴于2015-2016年,下于2017年年末。5年一过,PPP是沉沦,抑或涅槃。
2017年的PPP是从高速增长的轨道上突然刹车,以致于这个车刹得有点急,有点人仰车翻的感觉。2018年的PPP则直接进入了沉寂时刻。
这5年,清华大学的王守清教授成为了PPP教父;金永祥把自己的大岳咨询做成了国内最大的PPP中介机构;网红刘世坚也离开了君合律所,自己做了老板;当然也有像“炮哥”薛涛这样的,专心搞起了环保PPP的研究,可能他更喜欢蓝天白云大海吧。
其实在此轮PPP之前,薛涛不认识刘世坚,也不认识王守清。但是对于当时的竞争对手,金永祥很熟悉,毕竟薛涛与金永祥有过很长的竞争时期。那时,在特许经营时代的圈里也有个“四大”,大岳咨询排名第一,薛涛则是金永祥的竞争对手之一。
对于中国的PPP人来说,幸福总是过得很快。在PPP高速刹车之前,金永祥依靠自己的预感,在公司搞了一个催款的运动,准备在此轮规范之前,持币过冬。
从2014年进入中国PPP市场的“网红”刘世坚,在3年中发现了自己更多的能力,从容转身,在PPP高潮落下的时刻,跳出律所合伙人,杀进了已经数不胜数的PPP中介咨询行业。也有相反的,2014年从特许经营咨询杀进了环保业务的薛涛,专职研究环保PPP。
唯有见惯波浪、不起于心的教父王守清依然在讲课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!
但是,当雪崩来临的时候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同样,PPP现在的下行情况,没有一个机构是无辜的,包括中央政策部门、地方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中介机构、专家……
其实,PPP也罢,BT也罢,政府治理与投融资业务从未停止,只要中国在发展,就会有市场,只是或大或小而已。
2013年,风起于青萍之末
依托国家的此轮PPP春风,金永祥将自己的大岳咨询发展成了国内最大的PPP中介服务机构。但实际上,金永祥在PPP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并未取得先机。
金永祥,俗称老金,来自东北哈尔滨,就是那个有着中央大街,吃着马迭尔冰棍的地方。
1989年,老金从东北来到北京,进了电科院。但是按捺不住的老金在电科院呆了3年就跑路了,去了北京市发改委的咨询公司。这一待就是4年,之后就有大岳咨询的成立。从1996年成立大岳咨询到现在,老金在这个行业沉浸了20余年。
北京地铁4号线、北京第十自来水厂、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特许经营、PPP项目都有着老金的印记。
2013年,PPP大潮即将来临之时,老金的公司人数也就80人。
2013年年底,财政会议提出推动PPP,老金当时没想到财政部门会去主导推动PPP,因为相比以往,特许经营是住建、交通、发改部门在推动。以致于当时的财政部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(CDM)找到老金总结北京地铁4号线的经验,老金报价60万元,当然这个事也没成。
当时不仅财政部在调研PPP,财政学会的PPP专委会也在调研PPP,当时的PPP专委会秘书长是孙洁,他告诉金永祥,抓紧机会扩容队伍,PPP机会来了。
但是那个时候的金永祥不置可否,在2013年没有什么想法,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动作。
此时的刘世坚,已经在君合律所待了6年,一直从事基础设施类投融资业务,当时还没有PPP,叫特许经营。
2013年的薛涛还是做中介咨询,与老金相杀于特许经营的江湖。
2014年,浪成于微澜之间
2014年,对于许多的PPP人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一年。这一年,许多人杀进了PPP大潮之中,刘世坚就是其中之一。
2014年上半年,正在大洋彼岸度假的刘世坚看到别人发给自己的王保安的讲话。王保安时任财政部副部长、PPP领导小组第一任组长。
刘世坚看到了王保安的讲话后,印象深刻,他觉得王保安把财政部关于PPP想做的事情、发展路线图都讲清楚了,其实就是三部分:组织机构、制度建设和示范项目。
组织架构方面,财政部在2014年的机构改革中成立了PPP领导小组,小组办公室设在了金融司,之后又在CDM加挂了PPP中心的牌子。焦小平成为了PPP中心主任。
财政部金融司则成立了金融五处,也就是专门的PPP处,阚晓西任处长。
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则成立了社会处管理PPP,归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分管。
老金呢,这个时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,中国要推动PPP了。他感觉动手晚了,被动了。
但是,机会来了。
事情也比较偶然。2014年,财政部组织了一次PPP培训,老金的一家客户来北京之后,先去老金那里拜访,老金才知道财政部的活动,但是当时财政部的讲课专家中并没有老金。之前,财政部的金融司和经建司在寻找PPP专家,但是当时的财政部并不知道大岳咨询的存在。
当时的老金反应还是很快的,在送客户去国家会计学院培训的途中,让大岳咨询的人员跟着,车上还带了200本大岳咨询的PPP书籍,老金决定将这些书籍到会场发放。
这一次的努力没有白费,财政部知道了大岳咨询的存在,后来金永祥拜访财政部相关部门。
老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第二次PPP培训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,老金被邀请作为专家授课。
这个时候的王守清还不是教父,但是他在帮国家发改委制定特许经营法。在清华大学的一座小楼里,染了发的王守清有些瘦,外表与年龄并不相符,清瘦的教父看着很年轻。
2014年,有些人在微信群里做PPP的普及讲座。刘世坚也在琢磨,于是刘世坚成立了多个PPP微信群,他自己也成了PPP圈里的网红,人称“大帝”。
甚至他群里红包的频率都成了PPP行业的晴雨表之一,行业好时,红包如雨,额度如山;行业降时,红包很少,额度很低。
这个时候,许多原来不做PPP的人也进入了PPP行业,他们一是因为兴趣,二是因为钱,什么热了做什么。
高潮迭起
从2014年的下半年一直到2017年,可以称之为PPP的高潮。这个时候,百花齐放也罢,群魔乱舞也罢,与现在的死气沉沉相比,肯定是高潮,虽然高潮之后,残叶满地。或许将来还有更好的时光,但是现在来看,这几年可能是绽放得最美丽的时候。当然,美丽的东西都是有毒的,PPP或许就是因为在最美丽的时候粘了些毒性,才会需要后来的规范。
这个时候,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的政策如同不要钱的一般,纷纷向外撒出。而这也意味着,让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去争夺PPP的主导牵头权是正确的,因为一家部门主导容易形成部门利益,并且容易懒惰。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的争夺可以说是催化中国PPP市场的直接动力。
这个时候的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对推动PPP市场发展是不遗余力的,所以短短3年多一点,一个10万亿元的投资市场就诞生了,虽然有些鱼龙混杂。但是,市场已经有了。
此时的老金与财政学会的PPP专委会开始合作PPP沙龙。每期都会推出一个或者多个经典PPP项目供大家研讨学习,当然有成功的经验,也有失败的教训。PPP沙龙一共做了12期。
2014年5月5日上午,第一期PPP沙龙召开,这是当时刚刚推动PPP的时候国内级别相对较高的、专业水准比较高的沙龙。这个沙龙从2014年持续了一年多,每月一期,2015年10月30日举办了最后一期。
之后的老金业务开始突飞猛进。
2015年的老金和平安证券搞了一只PPP基金,又与建设银行及深创投做了一只PPP基金。对于老金来说,当时的大岳咨询就是在不停地接项目、做项目,当时的项目应接不暇,老金认为2016年就是一个摘果子的年份,到处都是项目。
此时,老金的团队已经从2013年下半年的80人,发展到2016年的400多人。
或许这个时候的老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项目咨询业务,想依托自己的项目优势,从单一的PPP中介向多重业务拓展,而投资是其重点之一。毕竟一个10万亿元之多的投资市场在等着大家分食。
此时的刘世坚团队开始追踪PPP的部门规章,主要是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及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。在他看来,这个阶段是PPP规章制度出台最密集的时间。刘世坚多次参与各种PPP活动及各个部委的内部研讨。他在业务上与大岳咨询等多家咨询机构合作,给项目提供法律服务。
2014年,在PPP开热的时刻,薛涛反而离开了一线的咨询市场,跳槽E20,专心做起了PPP专家,用他那双小眼睛做起了竞争市场外的旁观者。
薛涛感觉PPP会对环保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。事实证明了薛涛的感觉是正确的,在此后的几年里,环保PPP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
当时,薛涛邀请了李茂年(时任国家发改委政策法规司负责特许经营立法的处长)在E20开了一场PPP研讨会。同时,薛涛结识了王守清,也结识了刘世坚。
2014年的春天,国发〔2014〕43号文推动PPP逐渐大热,薛涛举办了第一期“铿锵三人行”网络直播活动,邀请王守清、金永祥来展望PPP未来。王守清的教父的名号由此开始传开,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警惕PPP过热的情况。
后来,薛涛成为了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。第一批专家库有十几个人是定向邀请的,然后这十几个人再去评审其他人是否有资格进入专家库。除了薛涛,王守清、刘世坚、金永祥也是发改委定向邀请的评审专家。
虽然2016年项目多得接不完,但是2016年的大岳咨询在业绩上并不是顶峰,2017年才是大岳咨询的顶峰。
虽然PPP发展很快,这个时候的老金却一直担心PPP会遭遇挫折。
2017年之后,规范
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PPP亦有大潮跌落的时刻,潮落的端倪在2016年下半年露出,2017年下半年则差点死亡。
地方债,这个如同恶魔般的三个字,PPP在2016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与之牵扯不断。
其实从国发〔2014〕43号文及之后的一系列文件可以看出,财政部的初心是严格规范管理地方债务,PPP与扩大的规范地方债成为新的出口,特别是在当时经济形势严峻、财政收入增幅下滑比较厉害的时刻。
但是国发〔2014〕43号文没有落到实处,没有真正落地,也就是使得PPP发展的同时伴随了一系列的界线问题。
2016年下半年,财政部开始对地方债务违规进行一系列处罚,2017年的50号文、87号文、23号文、92号文,国资委的192号文则延续了这一态势。
PPP的4年高潮之势,1年打掉。老金的担心和判断成为了现实。特别是23号文、92号文的出台,资本金实行穿透管理,禁止明股实债、小股大债。
这个时候的老金开始担心PPP行业的生死存亡,倾巢之下,安有完卵?老金连续组织了两场内部沙龙,邀请了监管层、专家、金融机构等为这个行业的生存问题呼吁。
这个时候的刘世坚却离开了工作10年的君合律所,转而去创业,成立了一家PPP中介咨询机构。刘世坚觉得,从中长期来看,继续从事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需要更广阔的天地,而律师有很多限制。值得庆幸的是,他发现了自身更多的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兴趣和能力。
王守清依然在学术界,用中立的立场讲自己认为正确的PPP,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打开PPP,布道PPP。他认为,2017年下半年对PPP的整顿是必要的,不然就会像当初的BT被毙掉。PPP只是可选模式之一,不能什么都做PPP。
薛涛则在PPP退潮的时候,用一本书(即《涛似连山喷雪来: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》)为自己这几年做了总结,他将自己所看到的、所想到的,呈现在了这本书中。
上一条:
环保企业债务危机后:国资纾困 仍存盈利困境
下一条:
呼和浩特市水源地水质连续12年保持100%达标
相关文章
- 水处理设备和全球变暖的关联2018年12月11日
- 帮你了解动力污水处理设备的概念以及优点趋势发展有哪些2018年11月27日
- 解析医药行业的需要全自动软化水处理设备的原因有哪些2018年11月26日
- 解析水处理设备是什么设备以及水处理设备的一般流程有哪些2018年11月23日
- 分享水处理设备的发展方向以及生产的前景趋势有哪些2018年11月22日